广东,喝出来的茶文化  2023潮州工夫茶大会系列报道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广东,喝出来的茶文化 2023潮州工夫茶大会系列报道

广东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广东人爱喝茶的特点。广东人凭实力喝出全国茶叶消费量第一,流通量第一,收藏量第一,还喝出三大特色茶文化体系,分别是以饮食为核心的广府早茶文化、以精细见长的潮州工夫茶文化,以及以擂茶为代表的客家煮茶文化。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广东,茶已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成为了传播地方性文化内涵的符号与象征。

广府早茶

早茶出现在咸丰、同治年间。当时有的馆子叫“二厘馆”,门口写着“茶话”二字,里头只有几把木桌木椅,而这便是茶楼最初的模样。有些茶店也供应糕点,广式早茶的“一盅两件”(一盅茶水,两件点心)便是起源于此。

“喝茶”,在粤语里称作“饮茶”。广东人饮茶,大都早、中、晚各一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在广东,街坊邻里早上见面打招呼,通常会问一句“饮佐茶未?”互相道别之际,说一句“得闲饮茶”,看似客套,却蕴含着地道的烟火味和人情味。


通常在早上六七点,广东各地的茶楼已经热闹起来。在这里,你可以和“搭台”的陌生人交谈,可以一盅两件自斟自饮,也可以和一家老小闲话家常。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早茶一直在变:点心越来越精细、富有创意,饮茶地点从老城区的老字号茶楼,到珠江游轮、高楼大厦的空中餐厅,饮茶时间从赶早,到睡到自然醒,直接把早茶吃成了午餐……

然而,不变的是广东人对“得闲饮茶”的执着。无论男女老幼,人们总能在茶楼里,品茶尝点,润喉充饥,偷得浮生半日闲。2022年,广府饮茶被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州工夫茶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据考,潮州工夫茶起源于宋代,传承和发展了唐代以来的茶艺文化,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集茶艺与民俗于一体,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潮州人有多爱喝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潮州,哪怕你是去人家屋里吵架,别人都会先泡个茶给你喝。


“工夫”二字,潮汕话中即为“周到、讲究、精致”之意。潮州人泡茶,讲究的其中一点就是“小”:标配的三只茶杯,每一只只能有半颗乒乓球般大小;要是用特别小的水平茶壶,一泡茶只能斟至三只茶杯各七分满的标准;每煮一次水,砂铫上的水只能够泡一泡茶……在细微工夫之中,处处体现着潮州人的执着与讲究。潮人也将单丛茶特质与冲泡技艺结合,形成特有的潮州工夫茶“二十一道冲泡技法”。

“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如今,工夫茶不仅属于潮州,也属于全国,更属于世界。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堪称中国茶道的“活化石”。2022年底,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潮州工夫茶艺是广东省唯一参与申报的项目。

客家擂茶

在广东,擂茶流行于梅州、揭西、普宁等客属地区。从地理条件来说,客家人所居住的地带多的是丘陵老林。在条件艰苦、战乱频仍的古代,勤劳勇敢的客家人用自己的生存智慧创造了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擂茶就是其中一种。据史料记载,擂茶源自北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擂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但配料数量较多。以揭西擂茶为例,其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先把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或者苦辣芯,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糊糊,冲上开水,然后在砂锅里炒些萝卜干、甘蓝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等等。或者再配些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最后混合炊熟的白米饭(或者爆米花),一碗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擂茶就做成了。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

客家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擂)茶不成客。”亦药亦膳、亦茶亦饮,一碗擂茶滋养着当地人的血肉,不仅填充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客家人用以待客的最高礼节。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邻居,也要煮一钵香擂茶请新娘吃,以表示祝贺,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擂茶邀请曾经照顾过病人的友邻吃,以表示感谢。

【来源】南方农村报南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